• <xmp id="8wye4"><nav id="8wye4"></nav>
  • <nav id="8wye4"></nav>
    <menu id="8wye4"></menu>
    <nav id="8wye4"></nav>
  • <xmp id="8wye4">
  • 語言:English

    銷售熱線:400-099-8859 技術熱線:13971234137

    新聞中心

    行業動態

    國網:電網發展啟新程 ——國家電網奮進改革開放40年系列之一
    發布時間:2018/12/11武漢市豪邁電力自動化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巨變之中,有用電變遷的故事,更有改革發展的昭示。改革開放四十年,服務國計民生、引領能源變革,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書寫的時代華章,更是“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真實寫照。本報刊發系列報道,從電力的體制變革、價格改革、市場建設、投融資改革、科技創新等方面全面展示國家電網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走過40年的輝煌歷程。電網作為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在這40年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站在新的起點上,總結經驗、乘勢而上,開啟電網發展和管理的新征程,以安全、優質、經濟、綠色、高效的電力,為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我國電網從薄弱分散到堅強統一

      回首40年的發展道路,我國電網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孤立到互聯、從落后到領先的跨越式發展。

      電網規模由小到大。1978年底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僅2.3萬千米、變電容量0.25億千伏安。1978~2017年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和變電容量分別增長了29倍和147倍。我國電網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投運了“八交十三直”21項特高壓工程,保證了新增17億千瓦的電源并網,滿足了新增6萬億千瓦時的電能需求,支撐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電網格局從分散到統一。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電網主要以相對孤立的省級電網、城市電網為主,相互聯系較少,一些地區還沒有電網覆蓋。1979年,國家先后明確電力工業發展要走聯網道路,要走“西電東送”道路。1985年以后,跨省聯網規模不斷擴大,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形成6大區域電網。1989年,葛上±500千伏輸電線路投產,華中與華東電網實現直流聯網,拉開跨區聯網帷幕。1994年,三峽電站開始建設,圍繞三峽電力送出,逐步形成以北、中、南送電通道為主體,南北電網間多點互聯的全國聯網格局。2005年,6大區域電網實現聯網。2011年,隨著青藏±400千伏聯網工程的投運,實現了除中國臺灣以外的全國聯網。

      資源配置能力由弱到強。我國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現實國情,決定了能源資源需要大范圍優化配置。40年來,隨著用電量高速增長,電網配置范圍不斷擴大,電壓等級也相應提高,歷經從330千伏到500千伏、750千伏,再到1000千伏、±800(±1100)千伏的發展。2009年建成投運第一條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晉東南~荊門),2010年建成投運兩條±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云廣、向上),實現特高壓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依托特高壓電網架構,形成了全國“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水火互濟、風光互補”的電力配置格局,在保障電力可靠供應、推動能源轉型和助力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跨區跨省輸電能力突破2億千瓦,跨省交換電量超過1萬億千瓦時。國家電網公司調度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并網容量達到5.1億千瓦,居世界首位。

      電網安全可靠性由低到高。改革開放初期,電網結構薄弱,系統事故經常發生,電能質量也很差。40年來,全面推進各級電網建設,實施多輪城鄉電網改造、農網改造升級,提高了電網可靠性和供電質量。目前全國供電可靠率超過99.81%,其中城市超過99.94%,農村超過99.77%。電網安全水平不斷提升,面對電網建設規模持續加大、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等挑戰,始終保持全國電力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管理變革助推電網跨越式發展

      我國電網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這與電網管理變革密不可分。在電網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電網管理根據國情、電情和網情不斷進行改革,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電網管理體制機制,推進了電網專業化、集約化、精益化發展。

      電網實現統一管理。隨著電網形態由分散到統一,電網管理一直朝著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的方向邁進。改革開放后,為滿足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我國按照“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方針,改革電力工業管理體制。一方面,國家加快大電網建設。1988年區域電網管理局改組為電力聯合公司,省電力局改組為省電力公司,1991年電力聯合公司改組為電力集團公司。1997年,實施政企分開,撤銷電力部,成立國家電力公司,實行垂直一體化經營,統一管理全國電網。另一方面,多方籌集資金建設農村電網。1983年提出鼓勵建設 “自建、自管、自用”的小水電供區和農村小電網,利用縣、鄉鎮、農民集資等方式快速滿足農村用電需求。1998年,針對農電管理分散問題,實施“兩改一同價”改革,積極推進縣鄉一體化、城鄉電網統一管理,對地方躉售企業實行上劃、代管或股份制改造,經過20年的探索和實踐,基本實現了大電網的全面統一管理,為城鄉電網統籌發展、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網實現專業化管理。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實施了廠網分開和中央層面主輔分開,電力行業形成了電網企業、發電企業、規劃設計、電力建設等多元主體。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成為獨立運作的電網企業。兩大電網公司以專業化管理為方向,重構電網業務體系,強化規劃、建設、運行、檢修和營銷等專業化管理運作,形成歸口管理、權責清晰、有機協作、統一集約的業務管理模式,實現核心業務由多頭管理向專業化管理的重大轉變,有力促進了電網生產力。建成統一完備的制度標準和業務流程體系,建成透明的運行監控體系,實現對公司運營、電網運行、供電服務的實時動態監測,全面提高管理效率、經濟效益和服務水平。專業化管理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特高壓、智能電網、大電網運行控制、柔性輸電、新能源并網等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特高壓技術和設備輸出國外,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

      電網實現集約化管理。傳統電網管理體制是在區域間電網弱聯系、電力分區分省自平衡模式下形成的,管理分散、各自為政,制約著電網大規模投資建設和安全高效運行。為此,該公司以集約化為方向推進管理變革,整合優化核心業務,集合核心業務要素,通過規范管理和統籌配置,促進企業整體優勢、規模優勢有效發揮。國家電網公司通過深化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全員勞動生產率從2009年的30萬元/人·年提高到2017年的77萬元/人·年,資金集中度超過99%,物資集中采購率達99%以上。依托企業集團資源統籌優勢和特高壓等核心技術優勢,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實現資金、技術、標準、管理全方位“走出去”。國家電網公司投資運營了7個國家和地區的骨干能源網,帶動電力技術和電工裝備走向世界。

      電網精益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堅持效率效益導向,將精益化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企業各項管理業務,努力推動多維精益管理體系變革。適應輸配電價改革要求,加強精準投資管理,優化投資安排,確保各級電網和農網改造歷史建設高峰期投資需求。嚴格綜合計劃管控,積極推廣應用標準成本,有效降低電網運營成本。著力提升配電網發展質量,實施網格化、精益化規劃。推進配電網精益化運維管控,強化狀態檢修和帶電作業。推進供電服務指揮平臺和“全能型”鄉鎮供電所建設,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和“互聯網+營銷服務”,讓廣大用戶辦電更便捷、購電更靈活、用電更舒心。深入開展創一流同業對標,提高了專業管理精益化水平。

      開啟電網發展和管理新征程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使命開啟新征程。適應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趨勢和電網向能源互聯網發展趨勢,在改革開放40年累積的堅實基礎上,繼往開來,持續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  

      推動電網邁向能源互聯網。適應能源轉型和再電氣化進程,大力推進電網革命。推動未來電網在技術上向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和開放共享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升級,打造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加快建設一流現代化配電網。推動未來電網在功能上向著能源互聯網演進,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核心,有機融合能源系統、信息系統、社會系統,實現網絡廣泛互聯,用戶靈活參與,有效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滿足各種能源設施便捷接入,支持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推動與“一帶一路”國家電網互聯互通,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持續推進電網服務模式創新。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加快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社會資本參與的售電公司、配售電公司等新市場主體大量涌現,給電網發展增添了新動力,推動以創造客戶價值為核心的服務模式創新。大力發展融合服務,推動智慧車聯網、電子商務、綜合能源服務等新興業務健康發展,打造新的發展引擎。

      大力發展數字服務,深化數字資源管理,實現數字資源與客戶用電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終端用能電氣化,在交通、家居、供暖等領域深入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品質的綜合能源服務。

      建立適應新時代的電網管理機制。全力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構建與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相適應的現代化經營管理體系。適應配售電開放競爭的趨勢,探索建立適應市場化的業務管控模式、授權機制和市場響應機制,提升配電網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適應輸配電價改革構建多維精益管理體系,強化激勵約束效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聚焦客戶需求,推進資源整合、組織優化、流程再造,加快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服務體系,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和精準的電力服務。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

    Copyright ? 2018 武漢市豪邁電力自動化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鄂ICP備05010718號-1

    444j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