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交流剩余電流的測量和監測主要方式為人工手持電流鉗形表進行巡檢或者單獨測試三相交流電后進行計算。 人工巡檢測量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觀偏差,耗時耗力,容易遺漏,而單獨測試三相交流電方式缺乏實時性。 對于剩余電流(漏電流)的保護,通過安裝漏電流保護器,按照設定的閾值進行保護,還需進行實時持續監控,提前預防事故發生。 為此,武漢豪邁研發了MAC-3000 變電站交流電源剩余電流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控剩余電流值狀態,提前預警,便于排查,提升運維人員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 MAC-3000 變電站交流電源剩余電流監測系統
MAC-3000 變電站交流電源剩余電流監測系統基于GB/T13955-2017《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等標準開發,用于監測站用電低壓配電系統剩余電流和絕緣狀態,有效防止人身觸電及電氣火災事故。
裝置實時采集屏柜中各路饋線、站用變壓器接地線的剩余電流,實現剩余電流值的實時監測、閾值超限告警、診斷、數據記錄、人機交互等功能,直觀顯示電流監測和告警信息,預留硬接點端口,根據需要靈活配置。

△ 系統框圖
系統由剩余電流采集終端、剩余電流集中器、剩余電流監測系統主機三部分組成。
剩余電流采集終端: 獲取交流剩余電流值。 以測量1路剩余電流為例。 交流電流互感器CT安裝在站用低壓饋線(A、B、C相線、N零線)或者變壓器零線上,用于感知剩余電流,并將剩余電流的變化轉化為成比例大小的電流,接入到采集終端接口,每個采集終端支持最多同時監測16路剩余電流采樣值。 采集終端將接收到的模擬值進行信號處理、AD采樣后計算得到剩余電流有效值,放置在采集終端處理器的寄存器中。 等待響應ModBus指令,待收到ModBus指令,則會通過RS485總線,將剩余電流值傳遞至集中器。
剩余電流采集終端通過ModBus協議設置采樣CT的比例系數,可以安裝在不同比例的CT,便于現場安裝各類型CT以適應不同饋線額定電流的場景。 采集終端支持測量值的校正,提高采樣精度,方便現場進行數據校驗、調試,確保剩余電流采集儀器精度不低于1%。
剩余電流集中器: 搜集現場RS485總線連接的采集終端的數據,通過RJ45以太網轉發至主機,實現不同物理層的轉換。

△ 系統界面
剩余電流監測系統主機: 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智能化管理。 主機顯示各個站點實時剩余電流值,對安裝的線路進行實時監測,診斷線路設備運行狀態,免去人工現場巡檢。 若監測到測量值超過設定報警值,通信狀態或設備工作狀態存在異常,屏幕上顯示警告信息,并記錄告警發生時間。 主機系統自動記錄3個月內的監測數據,以數據表格或圖形方式展示,為剩余電流值變化狀態分析提供決策依據。 人機界面提供登錄管理、權限區分功能,設置不同權限人員對設備的查看、操作權限,防止設備數據被意外篡改。
MAC-3000 變電站交流電源剩余電流監測系統實時監測交流電源各支路剩余電流及支路選線,實現了變電站低壓交流電源系統實時監控、智能診斷,及時準確反映低壓配電系統絕緣狀態,極大提高了維檢工作效率和準確性。